首页 > 学科与平台 > 风景园林

风景园林

本学科围绕乡村振兴、新型城镇化、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,综合运用科学和人文、技术和艺术的手段,重点研究山地城乡人居环境,以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宗旨,依托区域资源优势,构建“校企协同育人、校地深度融合、资源共建共享”的数字化景观规划设计培养体系,打造“政校企联合、德才艺兼备”的实践平台,逐步形成了“国际视野、本土行动、现代思维”的育人特色。以培养从事风景园林规划、设计、建设、保护和管理,“品德好、能力强、吃得苦、后劲足”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,为国家、特别是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与风景园林建设提供人才支持。该学科设有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、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、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等研究方向。


(一)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

本方向立足武陵山区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、优质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,依托区域内建设的各类世界自然遗产、国家自然保护区、国家森林公园、国家地质公园等重要生态综合体开展园林植物应用研究。应用领域包括城乡绿地建设中的森林康养、园林植物造景、生态防护、绿地修复等。研究范围包括城乡园林植物多样性与保护、园林植物配置、园林植物种植与养护、风景园林植物与生态分析、古树名木保护、园艺疗法、生态植物恢复等。


(二)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

本方向以风景园林学、景观生态学、建筑学、城乡规划学等为理论基础,结合园林空间营造技法,依托区域内特色风景园林资源和独特的地质地貌,汲取乡土民族文化,面向武陵山区内的中小城镇、乡村、风景区等园林绿地建设开展景观规划设计研究,包括园林工程与建筑设计、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、中小城镇规划与设计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、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、民族传统村落与民居保护、户外游憩空间设计、国家森林公园保护规划设计等内容。


(三)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

本方向以南方丘陵地区人居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,融合多学科,综合运用各种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手段,维护人类居住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为目标,深入挖掘地域文化,在生物圈、国土、区域、城镇与社区等尺度上进行多层次的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与实践。包括道路边坡生态修复、湿地生态修复、山地型风景区规划设计、民宿景观工程设计施工、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等。